j9九游会16岁少年沉迷网络、辍学甚至自残央视曝光养废孩子的全过程

  新闻资讯     |      2024-06-16 18:14

  j9九游会16岁少年沉迷网络、辍学甚至自残央视曝光养废孩子的全过程越来越多的孩子、青少年正成为短视频博主,沉迷于鱼龙混杂的短视频中。镜头前表演着舞蹈、器乐、做饭、剪发、化妆的孩子,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学龄前的孩子。

  不得不承认,孩子们通过网络,可以了解世界有多大,这是积极向上的。可是与此同时,大量的青少年利用、学习间隙甚至写作业的时间,刷小视频、看视频,耗时无数,让家长头痛不已。

  青少年对虚拟世界的沉迷比比皆是,从6岁到16岁都逃不过网络。甚至还有许多孩子沉迷直播、为主播打赏过万元的新闻。

  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孩子的自制力较差,加上网络内容五花八门等原因,确实网络会“乱花渐欲迷人眼”。

  纪录片一共三集,是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10年策划的。纪录片中,一个16岁的少年家明让我印象深刻。

  父母无奈之下找到机构老师,家明的情绪十分不稳:“你知不知道控制我会有什么结果?到时候去医院你们就好过了,你们再这样逼我!”

  家明哭着控诉:“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我……我只想告诉他们,我从来都不怕痛,我本来就是一个坚强的人!”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中学生现象调查分析报告》,其中数据让人心头一颤——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

  这让我想起在一期《圆桌派》中,有一个话题:为什么有些父母爱说孩子不是亲生的,是垃圾箱里捡来的?

  还有一位嘉宾说,我们对待孩子,应该是表达自己的观念即可,而不是强迫孩子认同,“你可以跟他这么讲,而不是指责他。”

  自己从小到大,强势的奶奶、外婆或者妈妈,打着“为你好”的旗帜,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控制着子女的人生。

  在他们的观念里,“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孩子的生活J9九游会官网、思想,乃至人生,不是“独立”的,而是被父母牢牢掌控。

  那些对孩子造成伤害的父母,本质上还是真心实意爱着孩子的。而那些被“假装爱着”的孩子,也有着“有苦难言”的伤痛。

  有一次上节目,晚饭后孩子都在打碟、录吃播,玩得不亦乐乎,觉得累了,就窝在沙发上双双刷起了手机。

  但是他们没有下载游戏的权限。里面的每个游戏都是我了解过,或者也在玩的,如果他们想下一个新的游戏,就得删掉一个旧游戏。”

  很多父母往往是通过一些行为来操纵、控制子女。例如贬低指责,以“我这是为你好”的理由,控制孩子的生活;还有情绪绑架,用“我养你这么大不容易”来让孩子顺从,引发对父母的愧疚感。

  其实,孩子在小时候就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当遇到分歧的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好的建议,然后尊重孩子的每一个不过分的选择。

  一个网友出版了一本书,回家了想要和父母分享这份喜悦。结果他父亲冷冷地说:比起写书,你结婚才是正经事。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他自己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给了子女生命,子女可以回馈爱,但不是一味地“顺从”和“听话”。

  作为父母,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孩子身上抽离出来。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整日围着孩子转,愿意给自己花时间,而不是一心扑在孩子身上,才能收获生活的快乐。

  父母的爱有边界感,孩子心中也自有分寸感。他们自会懂得生命的底线,学会敏言讷行,活得独立而尊严,才能更好地掌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