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网络世界沦为帮凶 防范青少年涉网犯罪刻不容缓深圳一13岁的初中女生被“网暴”为“渣女”,并被不法分子以“有偿删帖”为名敲诈勒索。经调查,此类案件中的“水军”有不少是“00后”。
广东警方近期打掉一个恶意索赔网店商家的犯罪团伙,团伙成员年龄为15岁至22岁,为首的章某强年仅18岁,还是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在读生。
四川某中学学生吉某为泄私愤,利用很多同学没有更改初始密码的验证漏洞,通过手机登录多个考生账户,私自篡改同学志愿,受害人数涉及上百人……
近年来,青少年涉网络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青少年因沉迷网络世界成为犯罪帮凶。另一方面,青少年本身就极易成为“靶心”被网络犯罪盯上。为了让青少年在成长道路上远离“网络陷阱”,全社会都有责任树起一道安全屏障,斩断伸向青少年的网络黑手。
福建宽达律师事务所律师余鹏飞在接受《法治日报》采访时表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历年以来的全国法院审理青少年犯罪情况统计表的划分标准,青少年为25周岁及以下的成年人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从广义上讲,青少年网络犯罪不仅包括行为人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或以其为对象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而且包括由网络诱发的青少年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
就当前而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手段十分多样化,案件类型主要有利用社交平台和软件实施网络、网恋、网络、侵犯隐私权等行为,还有受网络游戏影响实施暴力、网络诱发的侵财型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在深圳初中女生被网暴一案中,受害女生不仅隐私权和名誉权受到损害,其财产权益也因“有偿删帖”有所损失。章某强拉拢青少年成立恶意索赔犯罪团伙,其目的也是直指侵财。而在吉某篡改同学考试志愿一案中,他的初衷则只是单纯为了“泄愤”。由于案发时吉某已满18周岁,其随后以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刑事拘留。
“青少年网络犯罪还有一种类型,就是青少年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意图引起社会恐慌。”福建省福清市检察院未检部门负责人介绍,此前该院办理的吕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一案,就是典型的这种案件。
据介绍,17岁的吕某在A国打工期间为寻求刺激,编造其在A国受到“撒旦教”信徒威胁并已向A国大使馆、局求助却未得到帮助的虚假信息。随后,他向一家公司名下的微博账号投稿求助并请求转发。稿件经转发后,引起了公众关注和恐慌。中国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及共青团中央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在核实情况后紧急进行辟谣。
据《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15.6%的未成年人遭受过网络暴力,30.3%的未成年人在上网过程中接触到暴力、、、吸毒等信息。
青少年因涉世未深,对网络虚假信息、不良人群辨识能力差,易上当受骗。同时,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容易被网络世界中的、暴力、等不良因素的和刺激,发生心理畸变,盲目冲动、不计后果,容易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青少年辨别控制能力较弱,难以抵御网络不良低俗有害信息,缺乏有效识别不良网络社交行为的能力。而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尽到涉未成年人信息内容审核职责,导致不良有害信息大量产生,容易诱导青少年犯罪。”余鹏飞说j9九游会,这种环境下,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网络直播打赏、盲目追星,存在不当消费行为,很容易诱发侵财性犯罪。
此外,部分家庭及学校法治教育缺失,导致青少年规则意识、守法意识不强也是一个原因。“特别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责任人,对青少年放任不管、打骂体罚等不良家庭环境、不当监护方式是诱发网络犯罪的深层次原因。”余鹏飞说,还有单亲家庭、隔代监护、留守儿童等“隐性”监护缺失问题突出也是诱因。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管理的立法仍需完善,应尽快制定一部全面的网络管理立法,从法律层面为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树立屏障。”福清市检察院未检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强化对网络媒体平台的监管、建立社会化帮教工作体系,织密未成年人网络保网,努力实现网络空间未成年益保护的全覆盖、无死角。
尽管专门立法尚未出台,今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为未成年益保护扎紧了“铁篱笆”。“‘两法’强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负有直接责任。”余鹏飞说。
未成年人保规定,公安机关接到报告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严重不履行监护职责,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余鹏飞表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鼓励和支持有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各级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整治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治理低俗有害信息、整治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加强教育宣传引导。
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和品德教育。202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意见,明确要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通过法治进校园、组织模拟法庭、开设法治网课等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全社会更加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今年5月31日,在最高检举行的“落实‘两法’ 护航青春”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表示,学校、幼儿园周边违法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的问题,网络产品和服务领域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等问题,这些领域都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联系密切,关系到不特定多数未成年人的利益,有必要重点保护。
史卫忠说,今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为期两年的“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律监督专项行动,其目标就是要落实“两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未成年人保律监督职责,“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未成年人保护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确保把未成年人保护的各项法律规定落到实处。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